熱線電話:0311-85290821

藝術之花 精彩綻放

時間:2021年12月03日    熱線:0311-85290821   來源:光明日報

  藝術之花 精彩綻放

  五年前的12月3日,中國文學藝術界聯(lián)合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閉幕。五年來,廣大舞臺藝術工作者牢記初心使命,堅持與時代同步伐、與人民共呼吸,用作品記錄新時代、書寫新時代、謳歌新時代,創(chuàng)作出一大批思想精深、藝術精湛、制作精良的精品佳作。

  為時代傳神寫貌

  過去五年,一部部優(yōu)秀的舞臺藝術精品,用藝術的方式繪就了一幅時代精神圖譜。

  黨的十八大以來,我國用八年時間,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的時代任務。民族歌劇《馬向陽下鄉(xiāng)記》、豫劇《重渡溝》等作品,用一個個鮮活的故事,記錄下脫貧攻堅的偉大歷程。同時,我國走上了生態(tài)優(yōu)先、綠色發(fā)展的高質量發(fā)展之路。話劇《塞罕長歌》,用河北塞罕壩機械林場三代人在高寒荒漠地區(qū)創(chuàng)造世界上最大人工林海的故事,詮釋了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深刻內涵。

  紅色是中國共產黨、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鮮亮的底色。五年來,傳承時代精神,賡續(xù)紅色血脈,始終是廣大文藝工作者的自覺追求。舞劇《永不消逝的電波》、歌劇《沂蒙山》、舞劇《呂梁英雄傳》、閩劇《生命》等作品,用各種美感與力度兼具的藝術形式再現崢嶸革命歲月,用不同革命歷史時期的紅色故事,詮釋了革命先輩的堅定信仰,在觀眾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紅色記憶,引導人們賡續(xù)紅色血脈,擔當時代責任。

  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。話劇《谷文昌》、河北梆子《李保國》、歌劇《呦呦鹿鳴》、話劇《柳青》等作品,用文藝的形式為各條戰(zhàn)線上的英雄樹碑立傳、傳神寫貌,塑造出一批立得住、傳得開、留得下的藝術形象。疫情之下,白衣天使、抗疫志士的英雄事跡令人感動,文藝界推出了話劇《逆行》、京歌《英雄之城》等一大批記錄抗疫故事、彰顯抗疫精神的文藝作品。

 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,歌劇《紅船》、大型情景史詩《偉大征程》、話劇《香山之夜》、蘇劇《太湖人家》、婺劇《義烏高華》、北京曲劇《旗》等不同形式的藝術作品,再現了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從“站起來”到“富起來”再到“強起來”的壯闊歷程。

  過去五年,透過一臺臺演出、一個個劇目,觀眾不僅可以觸摸到時代的脈搏,欣賞到藝術的精美,也看到了現實主義創(chuàng)作傳統(tǒng)的強勢回歸。翻開過去五年精神文明建設“五個一工程”獎、文華獎以及中國戲劇梅花獎獲獎作品名單,不管是現實題材還是歷史題材,無不呈現出濃濃的現實主義暖色。比如,滑稽戲《陳奐生的吃飯問題》用令人捧腹的故事,反映了40年來中國農村翻天覆地的變化;秦腔《王貴與李香香》激活了一個時代中國農民生活和理想的集體記憶;蘇劇《國鼎魂》將國寶賦予了文脈與國運的文化內涵,再現了中國人對文化的尊重與崇敬,對文明文脈的認知與守望。

  在守正創(chuàng)新中銳意進取

  創(chuàng)新是文藝的生命。五年來,廣大舞臺藝術工作者,把創(chuàng)新精神融入創(chuàng)作實踐,大膽探索,銳意進取,不斷提升原創(chuàng)力,讓作品精彩紛呈、引人入勝。

  五年來,舞臺藝術工作者堅定文化自信,在傳統(tǒng)戲整理改編和新編歷史劇創(chuàng)作上提交了一份優(yōu)秀答卷。莆仙戲《踏傘行》、閩劇《紅裙記》、京劇《玉簪緣》等經典傳統(tǒng)戲的改編整理成果,充分展現傳統(tǒng)藝術的魅力,提供了創(chuàng)造性轉化的范例;京劇《游百川》、絲弦《大唐魏徵》、豫劇《張伯行》、淮劇《武訓先生》、歌仔戲《僑批》、閩劇《龍臺駙馬》等優(yōu)秀新編歷史劇,繼承以古鑒今的歷史劇創(chuàng)作傳統(tǒng),開掘出傳統(tǒng)文化精粹的當代價值。

  五年來,戲劇作品樣態(tài)更加豐富,各劇種均有精彩呈現,尤其一些小劇種獲得了新的發(fā)展。壯劇《牽云崖》是第29屆梅花獎獲得者、廣西戲劇院演員哈丹的作品。她在劇中的精彩表演,展現了壯劇的獨特魅力!稜吭蒲隆返某晒Γ沟脡褎∵@個曾一度面臨演員斷代危機的少數民族特色劇種煥發(fā)出新的活力。

  在各舞臺藝術門類中,創(chuàng)作理念與舞臺形式創(chuàng)新不斷。舞劇《永不消逝的電波》融入青春色彩、紅色記憶、浪漫情懷、諜戰(zhàn)氛圍等元素,采用電影蒙太奇的敘事手段,跳躍性地把復雜的情節(jié)表現得淋漓盡致,獲得無數年輕觀眾的喜愛。雜技劇《戰(zhàn)上!钒央s技、戲劇、舞蹈等多種藝術表現手段與激戰(zhàn)、諜戰(zhàn)的故事情節(jié)緊密而又巧妙地結合起來,把雜技劇創(chuàng)新提升到新的層次。秦腔《王貴與李香香》以創(chuàng)新的藝術形式講述故事,而人物關系和故事細節(jié)則用純正的秦腔去體現,并且融陜北民歌“信天游”及民族特色的“花兒”為一體,在藝術韻味中體現出民族化和大眾化的秦腔特色,這是藝術家們在堅守戲曲本體基礎上的大膽嘗試。話劇《香山之夜》以人物內心世界為主線,充分發(fā)揮戲劇的假定性優(yōu)勢,將不同時空的人物放在同一戲劇場景進行隔空對話,在一眾革命歷史題材作品中別出心裁,除了受到我國觀眾的歡迎,還吸引了許多外國觀眾,是用藝術講好中國故事的生動示范。

  用多種形式服務人民

  五年來,廣大舞臺藝術工作者深入生活、扎根人民,努力拓展現實主義創(chuàng)作疆域,創(chuàng)作出兒童劇《那山有片粉色的云》、滇劇《回家》、越劇《林巧稚》、評劇《藏地彩虹》、河北梆子《人民英雄紀念碑》、呂劇《大河開凌》、京劇《光之谷》等一大批新創(chuàng)現代戲。這些劇作從時代變遷、百姓冷暖切入,把握典型人物和典型場景的精神內涵,最終反映和展現的也是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奮斗畫卷。

  這樣的創(chuàng)作風貌和創(chuàng)作成績,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(chuàng)作導向的生動實踐。生活是創(chuàng)作的源頭活水。這五年來,叫得響、傳得開的優(yōu)秀舞臺藝術作品,無不來自對現實生活的深入挖掘與精心剪裁。舞臺藝術工作者們在醞釀、打磨一部部作品的過程中,都要走進歷史與當代生活的深處,從人民中間尋找創(chuàng)作靈感。

  民族歌劇《扶貧路上》創(chuàng)排歷時兩年,主創(chuàng)團隊數次深入廣西百色地區(qū)采風,扎根基層,反復調整劇本十余版。史詩歌舞劇《大地頌歌》中,村民們將精準扶貧誤以為是發(fā)錢的劇情,就來源于該劇編劇在隨主創(chuàng)團隊前往湖南花垣縣十八洞村、鳳凰縣夯卡村等地采風時聽到的“精準扶貧不就是發(fā)錢嗎”的議論。話劇《谷文昌》的主演辛柏青獲獎后,首先感謝生活。為了演好這個因年代較遠史料不足而塑造難度較大的英模形象,辛柏青多次下基層,在生活中尋找創(chuàng)作的答案。

  火熱的生活總能撥動藝術創(chuàng)作者的心弦,也激發(fā)著創(chuàng)作者深入生活、扎根人民的采風和求索。而這些創(chuàng)作源泉、靈感來自于人民群眾的精品佳作,最終又被回饋給人民群眾。來自生活的真摯情感和思想火花也通過作品傳遞給了萬千觀眾。

  2017年5月,第28屆中國戲劇梅花獎頒獎典禮剛結束,“到人民中去——第28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獎演員‘送歡樂 下基層’慰問演出”便已成行。“新科”梅花獎獲得者群英薈萃,為基層百姓獻上粵劇《荔枝頌》、秦腔《茍家灘》、昆曲《牡丹亭》、揚劇小調《新春觀燈》、閩劇《林則徐復出》、河北梆子《打金枝》、黃梅戲《女駙馬》、眉戶劇《梁秋燕》、花鼓小調《九連環(huán)》、越劇《梁山伯與祝英臺》、徽劇《呂布戲貂蟬》等節(jié)目和選段,讓廣大戲迷在群戲爭鳴中感受到戲劇藝術跨越地域、方言的感染力,為中國戲劇的傳承培養(yǎng)了新鮮血液。歷屆梅花獎皆堅持“上獎臺,下基層”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。

  今年,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優(yōu)秀舞臺藝術作品展演活動中,來自全國各地的140部優(yōu)秀舞臺藝術作品競相獻藝,以各種惠民演出方式走進基層群眾。豫劇《焦裕祿》、歌劇《張富清》、話劇《支部建在連上》等還被組織走進相關單位,開展觀劇學黨史活動。川劇《江姐》走進了清華大學,貴州花燈戲《紅梅贊》走進了貴州財經大學,兒童劇《火光中的繁星》開展了“六一”公益演出專場。

  (本報記者 李晉榮 韓業(yè)庭 劉平安)

編輯:【吳金銘】
中新社簡介      |      關于我們      |      新聞熱線      |      法律顧問

本網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。 刊用本網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

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
[網上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(0106168)] [京ICP證040655號] [京公網安備:110102003042] [京ICP備05004340號-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