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15日電 (左宇坤)9月15日,國家統(tǒng)計局公布8月70城房價數據。隨著各地全面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,持續(xù)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,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(huán)比、同比漲幅總體延續(xù)回落態(tài)勢。
但就當一線城市及熱點二線城市終于見到加碼樓市調控的成效時,部分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卻跌得“受不住了”。樓市的冰火兩重天,咋回事?
真的在降!二手房價格迎77個月拐點
“值得注意的是,這是2015年4月來連續(xù)77個月,除了疫情影響的2020年2月,二手房價格下調城市最多、上漲城市最少的一個月。信貸收緊下,樓市拐點出現了!敝性禺a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。
根據國家統(tǒng)計局公布的數據,8月二手房房價上漲城市減到只有27個,7月時這個數字還是41個。3月份時二手房最火爆,上漲城市數量達到最多的58個,下跌的僅有9個。
“隨著當前銀行信貸政策的收緊、二手房參考價制度的推進、學區(qū)房的積極管控等,當前二手房下跌城市數量增加,房價泡沫剔除。”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(jiān)嚴躍進認為。
“對比來看,二手房市場調整幅度超過新房!必悮ぱ芯吭菏紫袌龇治鰩熢S小樂也表示,一方面二手房指導價及銀行貸款額度收緊對二手房的限制作用更大,另一方面,市場下行的預期在二手房市場傳遞的更快。
“回落”、“下降”成為了二手房市場關鍵詞。8月,4個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(huán)比上漲0.2%,漲幅比上月回落0.2個百分點。二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(huán)比由上月上漲0.2%轉為持平。三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(huán)比下降0.1%,連續(xù)兩個月下降。
從一線城市看,北京、上海和廣州環(huán)比分別上漲0.4%、0.2%和0.5%,漲幅比上月分別回落0.3、0.5和0.1個百分點;深圳環(huán)比下降0.4%,連續(xù)4個月下降。
“二手住宅本身更能反映市場真實熱度,一線城市的降溫表現明確!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認為,一線城市市場成交量開始出現萎縮,預示著下一步房價會上漲乏力。
真別降了!多地須警惕房價下行壓力
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(tǒng)計,截至2021年8月,全國累計房地產調控已經突破420次。相比于去年同期的368次,全面刷新歷史紀錄。
住建部約談、整頓中介、限制二手房定價、整頓經營貸、土地供應改革、鼓勵租賃、打擊炒作學區(qū)房……在前8個月以“收緊”為關鍵詞的樓市調控浪潮中,慢慢出現了一些不一樣的行動。
“近期要重點關注‘限跌令’下的部分城市表現。后續(xù)對于房價跌幅較大的城市,需要關注庫存去化的壓力,同時確保銷售秩序穩(wěn)定,這是一個新的風險點!眹儡S進指出。
近期,多個城市發(fā)布新房的“限跌令”,包括湖南岳陽、江蘇江陰、河北唐山、遼寧沈陽、山東菏澤、云南昆明、廣東惠州等。
“二線城市的新房在降溫通道之上,三線城市降溫則是在加速。”張波指出,二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(huán)比已轉為持平,是市場風格轉變的一個重要信號。而三四城市的市場變化會更為快速,市場的冷熱切換也更明顯。
“結合部分城市已經出臺的‘限跌令’來看,未來房價下行壓力增大的城市數量會不斷增多,調控分化也會在更多城市中出現!睆埐ū硎。
“房地產市場既要抑制房地產泡沫,又要防止大起大落。穩(wěn)才是樓市的理想狀態(tài)!闭\如業(yè)內人士所言,不管是“限漲令”還是“限跌令”,調控的方向不同,終點卻只有一個,就是“穩(wěn)”字當頭。
大幅降溫!樓市“金九銀十”料成色不足
“三季度屬于全國房地產市場降溫較為明顯的階段,尤其是各地信貸政策持續(xù)收緊,市場交易量下滑,也使得價格指標出現比較明顯的降溫!眹儡S進認為。
貝殼研究院統(tǒng)計顯示,年底前市場仍有向下調整的壓力,市場預期持續(xù)減弱。8月二手房市場景氣度創(chuàng)下2019年以來最低水平,接近市場轉冷的警戒線;新房市場帶看活躍度持續(xù)下降,需求端保持觀望,市場成交量價保持向下調整。
“整體來看,8月各類城市均已確定性進入降溫通道,雖有部分城市的房價依然保持一定上漲,但總體的上漲力度已經趨緩,‘金九銀十’同比大降溫,成色不足將是大概率趨勢。”張波認為。
你感受到房價的變化了嗎?(完)
本地新聞: |
河北新聞網
河北網絡廣播電視臺
長城網
河北共產黨員網
河青新聞網
石家莊新聞網
|
國內網站: | 中新網 | 人民網 | 新華網 | 中國網 | 光明網 | 中國日報 | 國際在線 | 中經網 | 中青網 | 央廣網 |
中新社分社: | 安徽|北京|重慶|福建|甘肅|貴州|廣東|廣西|海南|河北|河南|湖北|湖南|黑龍江|江蘇|江西|吉林|遼寧|內蒙古|寧夏|青海|山東|山西|陜西|上海|四川|香港|新疆|兵團|云南|浙江 |
本網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。 刊用本網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
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[網上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(0106168)] [京ICP證040655號] [京公網安備:110102003042] [京ICP備05004340號-1]